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老年健康

爱耳日丨我们需要经常掏耳朵吗?

  • 时间:2022年3月10日
  • 浏览次数:2005

  

掏耳朵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个习惯,无聊空闲时、洗澡休息时自己用棉签或者请掏耳技师帮忙采耳,那种酸麻麻的感觉,让人全身通体舒畅。
我们需要经常掏耳朵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屎,
它还有另外一个学名叫耵聍,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
耵聍的作用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的作用。它能帮你紧紧地粘住闯入耳朵的灰尘和异物,维持耳道的清洁。它还会防止水分的蒸发,防止娇嫩的皮肤干裂。当巨大的噪音传入耳朵时,它能顶住声波冲击,保护好鼓膜。一般情况下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
因此除了外耳道耵聍分泌过度旺盛或者外耳道有异常耵聍不能正常排出而容易导致外耳道堵塞的人,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频繁掏耳的。
频繁掏耳有什么风险呢?
外耳道损伤
耳道是S型弯曲的,挖耳时不慎会造成外耳道皮肤的损伤,继而引起出血、疼痛。
继发感染的可能
不当挖耳导致外耳道皮肤感染,耳道瘙痒、流液,引起外耳道炎。在外使用未经消毒不洁的掏耳工具或者手脚有真菌感染的用手掏耳后容易造成继发真菌感染,外耳道奇痒难耐,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
鼓膜穿孔
鼓膜厚度约为0.1mm,掏耳过程中若不控制好力度、深度,极易损伤鼓膜。虽说鼓膜上的小孔大多可以随着时间慢慢修复,但也存在永久穿孔可能,进而影响听力。
耵聍增多
频繁掏耳会刺激外耳道皮肤,造成耵聍腺分泌旺盛反而导致耳屎增多。

       
掏耳需要注意什么呢?
掏耳朵的工具要讲究,最好采用消毒棉签或正规的掏耳勺,沿外耳道画圈转动并有一个向外的力度,不然反而会导致把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用棉签掏耳时,还要检查棉头的牢固性,防止棉球脱入耳内。
掏耳时注意掌握力度,不宜太深,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掏耳朵频率应恰当、次数不宜过多。
不去非医疗机构采耳,有问题及时去医院就诊。油耳屎不容易排出,如果患有慢性外耳道炎、分泌物的耳屎较多,容易形成硬块,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特别痒,甚至出现流水、流脓等症状,或者发生耵聍栓塞,应及时寻求专业的耳鼻喉科医师的帮助。